一、EAM系统的定义
EAM(Enterprise Asset Management,企业资产管理系统)是以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为核心,整合维护、采购、库存、财务等多维度功能的数字化管理平台。它通过对资产从规划、采购、安装、运行、维护到报废的全流程数据进行统一管控,实现资产信息可视化、维护流程规范化、决策数据化,最终提升资产运营效率与价值。
乾元坤和eam系统简介
二、EAM系统的发展历程
早期阶段:从CMMS(计算机化维护管理系统)发展而来,经历事后维修、预防维修、经济维修阶段。
技术演进:从Dos/Windows版本到C/S、B/S架构,再到云原生、AI集成与物联网(IoT)融合,支持移动端应用和远程监控。
管理理念升级:从“被动维修”转向“主动预防”,结合设备综合工程学、维修工程学等学科,实现全员参与和专业化管理。
三、EAM系统的实施目标
提升资产可靠性:通过预防性/预测性维护减少故障停机,延长资产使用寿命(如降低生产设备故障率30%以上)。
降低全生命周期成本:优化备件库存、减少过度维护,控制资产购置、维护及能耗成本(如某制造企业通过EAM降低维护成本25%)。
数据驱动决策:通过资产台账、工单执行、故障历史等数据,为资产投资、维护策略调整提供依据(如基于OEE指标优化产线设备配置)。
规范管理流程:以工单为载体,实现报修、派工、执行、验收的标准化闭环管理,替代传统纸质记录与人工调度。
四、EAM系统的功能模块
资产基础管理:建立动态资产数据库,记录设备型号、位置、责任人、折旧状态等,支持分类管理(如设备、设施、车辆)及状态跟踪(运行/维修/停用)。
维护与维修管理:
预防性维护:基于设备运行参数(如工时、温度)制定定期保养计划,自动触发工单。
故障维修:支持报修、诊断、任务分配及进度跟踪,记录维修历史与成本。
点巡检管理:通过移动端扫码执行巡检,实时上传设备状态(如振动值、温度),异常自动预警。
预测性维护:集成IoT传感器和AI算法,分析设备运行数据(如振动、噪音),预测故障并提前干预。
运营与资源管理:
库存与备件管理:实时监控备件库存,自动补货预警,优化库存结构(如安全库存、周转率)。
采购管理:从需求申请到订单执行的全流程电子化,支持供应商评估与多币种/多税率采购。
工单管理:工单创建、审批、执行、关闭全流程管理,关联备件、人力和工具,支持优先级排序。
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生成资产利用率、维护成本、故障频率、库存周转率等报表,支持趋势分析、成本效益评估和决策优化。
集成与扩展功能:支持与ERP、MES、SCADA等系统对接,实现数据共享和流程协同;提供移动端支持、权限管理、安全合规等功能。
五、EAM系统的适用场景
EAM系统主要服务于资产密集型行业,即资产价值高、数量多、维护需求强的领域,典型场景包括:
制造业:生产设备(如机床、产线机器人)、特种设备(压力容器、起重机械)的维护与台账管理。
能源行业:发电设备(火电/风电/光伏机组)、输变电设施的预防性维护与故障抢修。
交通领域:铁路轨道、机场设施、船舶/航空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监控。
医疗/基建:医院大型医疗设备(MRI、CT)、城市基建(桥梁、供水管道)的合规性维护与成本管控。
通过EAM,这类企业可解决“资产账实不符”“维护响应滞后”“数据分散难用”等痛点,实现从“被动抢修”到“主动管理”的转型。
想了解更多关于北京乾元坤和eam系统详情,请点击eam系统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