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共享出行2.0模式 网点需集中布局
前文分享了新能源车充电网络未来利润或超500亿,本文来看新能源车出享2.0模式。2016年,随着城市污染日益严重,共享经济理念开始渗入日常生活。作为全新的商业模式,共享出行正改变着城市交通出行体系。在摩拜、ofo的火速扩张下,汽车共享能不能像摩拜一样自由取还?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正试图掀起新一轮质的变革。
新能源汽车共享出行2.0模式 网点需集中布局
虽然短途出行存在痛点,但在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运营中,仍存在发展难题。用户多为市内短途出行,因此并无续航里程上的担忧。用于分时租赁的新能源汽车,也多为线下运营团队于夜间进行充电。目前国家正在加快充电设施建设,相信随着充电设施网络的健全,其维护成本将大大降低。
但是,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业务,作为共享出行的2.0模式,正是主要布局在一二线城市,网点也多设于人流密集的商业圈。城市中心停车位供应已经接近饱和,也因此,停车难也是制约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的主要瓶颈。
有经营者表示,不少停车场地所有者并不愿意将车位租给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公司。在较为繁华、交通便利的地点,也难将此项业务推广。建立大型中心网点,以辐射周边形成虚拟网点或是一种解决途径,能缓解停车位紧张所带来的成本压力。但需运营人员亲自将车辆交给客户,还要计算其增加的人工成本。
而制约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的第二个瓶颈,便是车辆运转效率不高,盈利微薄,即车辆运转效率不足以支撑平台运营成本。其实,运营新能源汽车租赁平台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撑,这也正是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市场这几年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重点在于其线下网点建设和线下运营团队建设,2017年,众多车企和运营商们纷纷布局,依靠政府的大力鼓励,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或能取得突破性成效。足够多的线下网点也自然能解决停车难的瓶颈,随着用户对租车市场认可度的提高,车辆运转效率也自然能提高。
也就是说,在新能源分时租赁领域中,现阶段还是处于调校市场阶段。不得不提的是,中国短租市场还属于空白区域,如果被激活,将至少拥有数百亿市值潜力。何况,中国有本无车一族约有2亿人,智能手机用户已达5.56亿,这完全表明中国用户已经具备互联网+出行的基础条件,只需将市场激活。实际上,网约车出行方式的火爆,已经积累了大量用户,而新政出台使约车费用不断提高。出于成本考虑,大部分网约车用户或将选择分时租赁出行,随着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相关难题的解决,分时租赁或可能成为最高频短途出行方式。
总体说来,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有其市场需求和应用场景,目前市场发展孕育还远未成熟,但其前景不言而喻。在依然能得到政策支持的2017年,在众多车企及运营平台的强势介入,相信会将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市场带来出口。
了解更多,请点击乾元坤和MES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