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元坤和设备管理系统应用

攀钢矿业设备管理系统:基本情况、应用场景及技术特点

日期:2025-09-08

乾元坤和编辑

一、设备管理系统基本情况

攀钢矿业设备管理系统是攀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为实现矿山设备智能化管理而开发的综合性平台,核心载体为移动端应用“矿业设备管理”APP及配套智慧管控系统。作为鞍钢集团旗下大型矿业企业(注册资本超117亿元,参保人数3004人),攀钢矿业依托该系统对旗下露天矿(如朱兰铁矿)、选矿厂的大型设备(矿卡、电铲、钻机、装载机等)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目标是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设备利用率、降低运维成本、保障生产安全。

系统定位为“矿山设备智慧中枢”,整合设备监控、远程操控、故障诊断、维护调度等功能,已覆盖攀钢矿业下属多个矿区(如朱兰铁矿、白马矿),并与5G智能采矿项目深度融合,成为国内冶金矿山行业设备管理数字化转型的典型案例。

 设备管理系统

二、设备管理系统应用场景

系统主要应用于露天矿开采及选矿环节的大型设备管理,具体场景包括:

1. 远程设备操控与监控

核心场景:在朱兰铁矿智慧管控中心,操作人员通过远程操控座舱,借助系统实时传输的高清视频与设备数据,对3公里外的无人矿卡、电铲、牙轮钻机进行远程作业,完成钻孔、铲装、运输、卸料等复杂流程。

价值:替代传统现场操作模式,规避高温、粉尘、噪声等恶劣环境风险,操作人员在室内即可完成精准控制,作业效率提升30%以上。

2. 设备状态实时监测与预警

核心场景:通过部署在矿卡、装载机等设备上的传感器,实时采集运行参数(如发动机转速、油压、水温、作业位置),并通过系统仪表盘可视化展示;当设备出现异常(如油压过低、轮胎气压不足)时,自动触发声光报警并推送至管理人员手机APP。

典型案例:白马矿通过“白马矿车APP”实现矿车位置追踪与状态监控,异常情况响应时间从传统2小时缩短至15分钟。

3. 智能运维与工单管理

核心场景:系统根据设备运行数据(如累计作业时长、故障率)自动生成维护计划,推送至点检员移动端;维修工单通过系统自动分配至就近工程师,同步更新处理进度(已接单/维修中/已完成),并关联备件库存管理。

应用实例:攀钢钒设备管理APP支持“移动审核”功能,管理人员可在线审批维修工单,减少纸质流程耗时,工单闭环率提升至95%。

4. 无人设备集群调度

核心场景:在朱兰铁矿,系统通过5G网络实现多台无人矿卡、电铲的协同调度,根据矿石产量需求动态优化运输路线,避免设备拥堵,提升矿山整体运输效率。

三、设备管理系统技术特点

系统融合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形成适配大型矿业设备管理的技术体系:

1. 5G+边缘计算支撑远程实时操控

技术核心:采用5G专网实现设备与控制中心的低延迟数据传输(时延<20ms),结合边缘计算节点预处理设备传感器数据(如振动、温度),确保远程操控的精准性与稳定性。

应用效果:支持3公里外电铲的毫米级动作控制,远程作业精度与现场操作持平,年减少人工成本约200万元/矿。

2. 物联网与智能传感全覆盖

技术核心:设备搭载多类型传感器(GPS定位、油压传感器、振动传感器、高清摄像头),通过LoRa/NB-IoT协议接入系统,实现“人-机-环境”数据的全面采集。

典型配置:无人矿卡配备激光雷达与视觉识别系统,实时感知周边障碍物,实现自主避障与路径规划。

3. 移动化与轻量化设计

技术核心:开发“矿业设备管理”“白马矿车APP”等移动端应用,支持安卓/iOS系统,功能模块化(如设备监控、工单处理、数据报表),适配矿山现场复杂网络环境(弱网/离线数据缓存)。

用户体验:点检员通过手机APP扫码完成设备巡检记录,数据自动同步至云端,替代传统纸质台账,巡检效率提升50%。

4. AI辅助决策与预测性维护

技术核心:基于设备历史运行数据(如故障记录、维修时长)训练AI模型,预测易损部件(如刹车片、液压泵)寿命,提前生成维护工单;通过机器学习优化设备调度路径,降低空载率。

应用案例:朱兰铁矿电铲设备通过振动数据分析,实现轴承故障提前14天预警,故障停机时间减少40%。

总结

攀钢矿业设备管理系统以“5G+物联网+移动应用”为核心,聚焦露天矿大型设备的远程化、智能化管理,通过实时监控、预测性维护、无人调度等功能,有效解决了传统矿业设备分布散、运维难、安全风险高的痛点。其技术特点与应用场景深度适配矿山行业需求,为智慧矿山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攀钢方案”。

 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点击设备管理系统进行咨询。

相关文章: